活動名稱:季節變化的落雨松秘境

班級/幼兒年齡:2-6歲

活 動 時 間:50分鐘

設 計 者:游惠穎

活動緣起

對於許多人來說,秋天是最適合旅行的季節,對於有些樹種來說,秋天也是它們醞釀著變妝秀之季,就像台灣欒樹、楓槭、烏桕以及落羽松等。花蓮落羽松何處尋?秋金冬紅,一次賞盡落羽松美境!

課程目標

美-1-1體驗生活環境中愉悅的美感經驗
認-1-2蒐集自然現象的訊息

學習指標

美-小-1-1-1探索生活環境中事物的美,體驗各種美感經驗
認-中-1-2-2觀察自然現象特徵的變化
認-大-1-2-3以圖像或符號記錄自然現象的多項訊息

教學資源

落羽松圖卡和拼圖、圖畫紙、海綿、蠟筆、顏料、落雨松學習單、刷子

活動內容與過程

一、引起動機
(一)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唱跳兒歌「種樹歌」歌詞:
樹呀樹呀 我把你種下
不怕風雨快點長大
長著綠的葉 開著紅的花
鳥來做窩 猴子來爬我也來玩耍。

(二)老師分別拿出落雨松的葉子圖卡和一般大樹的葉子圖卡和楓
香樹圖卡詢問幼兒哪裡不一樣呢?


二、發展活動
(一)老師利用圖卡介紹落羽松根莖葉,老師介紹落羽松會隨四季變化,春天是新芽的嫩綠、夏天是盎然的碧綠,秋天則是夢幻的澄黃,冬天轉成落葉的蕭瑟
(二)老師將落雨松拼圖打亂請幼兒將拼圖拼好。
(三)進行美勞課程『創意落雨松畫』活動:
*老師請幼兒拿蠟筆在圖畫紙畫上落羽松的樹幹和樹枝。
*老師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料,幼兒拿著海綿沾顏料進行蓋印畫,即可成為美麗又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四)進行體能課程「套圈圈」遊戲活動:
*老師將落雨松圖卡和大樹和楓樹圖卡擺放在一起。
*接著請幼兒尋找落雨松圖卡。
*並請幼兒拿著套圈圈教具對準落羽松圖卡套上去。
(五)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參觀南華國小觀察落羽松,接著請幼兒觀察落羽松掉落的葉子。
(六)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完成落羽松學習單。、


三、綜合活動:
(一)老師詢問幼兒落雨松長在土裡還是水裡呢?
(二)請幼兒依序輪流上台分享自己的作品。
(三)詢問幼兒落羽松的葉子外觀?

教學提示

*落雨松的葉子圖卡和一般大樹的葉子圖卡

*落雨松四季變化圖卡

*美勞區會擺放圖畫紙、
雙面膠、蠟筆、圖畫紙、
海綿、蠟筆、顏料、水彩
筆、各種素材讓幼兒自由
創作。

 

活動名稱:蓮花朵朵「蓮城蓮花池」

班級/幼兒年齡:2-6歲

活 動 時 間:50分鐘

設 計 者:游惠穎

活動緣起

隱藏於花蓮吉安田野中的景點,靜靜感受平靜水池的美麗倒影,青綠的綠色葉子與盛開的五彩蓮花,腳踏入沁涼冷泉品嚐清香蓮花茶,夏天來還有機會見到能載人的大王蓮。

課程目標

認-1-2蒐集自然現象的訊息
社-2-2同理他人,並與他人互動

學習指標

認-小-1-2-1觀察動植物的生長變化
社-中-2-2-1表達自己並願意聆聽他人想法
社-大-2-2-1聆聽他人並正向回應

教學資源

荷花圖卡、圖畫紙、雙面膠、蠟筆、棉花棒、綠色和黃色和橘色蛋糕盤、青蛙圖卡、印泥板、荷花學習單

學習指標

活動內容與過程

一、引起動機
(一)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唱跳兒歌「蓮花蓮花幾月開?」歌詞:
蓮花蓮花幾月開?
1月不開幾月開?2月不開幾月開? 3月不開幾月開?
蓮花蓮花朵朵開~
(二)老師拿蓮花介紹蓮花長需要乾淨的水質及豐富有機泥沙土種植,
需種植在水裡面,不能離開水太久會枯萎,接著老師讓幼兒近距離觀察蓮花後將蓮花放進桶子內讓幼兒摸一摸蓮花花瓣和葉子。


二、發展活動
(一)老師拿出蓮花根莖葉圖卡,並介紹讓幼兒認識。
(二)老師拿出荷塘圖卡詢問幼兒看到了什麼呢?
(三)接著老師詢問幼兒荷塘裡有幾隻青蛙、幾隻蜻蜓、幾隻魚呢?
(四)進行美勞課程『荷塘蓮花』活動:
*老師事先將材料準備好,並一一向幼兒介紹今日所需的材料有哪些?
*請幼兒自行選擇蛋糕盤顏色和青蛙圖卡及蓮花花瓣顏色,並開始進行
美勞創作。
*作品黏貼完後,再請幼兒利用蠟筆在空白的地方自由創作,即可成為
最特別的作品。
(五)老師將荷花和荷塘拼圖打亂請幼兒將拼圖拼好。


三、綜合活動:
(一)請幼兒依序上台分享自己的作品。
(二)詢問幼兒蓮花花瓣只有一種顏色嗎?
(三)帶領幼兒完成蓮花學習單。

教學提示

*美勞區會擺放圖畫紙、雙面膠、蠟筆、棉花棒、綠色和黃色和橘色蛋糕盤、印泥板讓幼兒自由創作。


*幼兒分享完作品後,會展示在教室內讓幼兒們欣賞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活動名稱:技藝探索~花卉香皂

班級/幼兒年齡:2-6歲

活 動 時 間:50分鐘

設 計 者:陳乃瑜

活動緣起

手工皂用天然材料製作而成,而且製作方法相對簡單,可以居家動手製作屬於自己的香皂。另外,它有好多不同形狀的模具,除了一般的正方形、圓形、橢圓形,還有鯨魚形狀、花朵形狀等等。你還可以添加各種各樣不同的香料搭配出獨特的香味,例如你可以加入薰衣草香味、玫瑰香味、牛油果香味等等。

課程目標

身-2-2熟練各種用具的操作
認-1-3蒐集文化產物的訊息

學習指標

身-小-2-2-1平穩使用各種素材、工具或器材
身-中-2-2-1敏捷使用各種素材、工具或器材
認-大-1-3-1觀察生活物件的特徵

教學資源

手工花卉肥皂圖卡、拼圖、皂基、色素、模具、刮刀、容器碗、攪拌勺子、起泡網、印象花蓮圖卡、手工肥皂

活動內容與過程

一、引起動機:
(一)老師先拿出手工花卉肥皂圖卡,請幼兒觀察肥皂外觀有什麼形狀呢?

(一)老師帶領幼兒參觀「印象花蓮」由工作人員介紹展示櫃上手工皂成分有哪些?以及手工皂製作過程。
(二)工作人員讓幼兒用手工皂洗手,聞一聞手工皂有什麼味道呢?
(三)老師拿出不同形狀的花卉香皂讓幼兒聞一聞,並說出有什麼味道呢?
(四)接著詢問幼兒喜歡哪種花卉的手工香皂呢?
(五)老師介紹製作花卉手工肥皂需要材料:皂基、色素、模具、刮刀、容器碗、攪拌勺子、起泡網
(六)製作『手工肥皂』課程活動:
*先請幼兒將少量的皂基放入碗中,協助隔水加熱並融化
*溶化後請幼兒選擇喜歡的色素倒入碗中。
*再請幼兒用攪拌勺子將色素攪拌均勻。
*協助幼兒倒入自己喜歡模具冷卻一段時間。
*冷卻後再取出放進起泡網內。
(七)老師將手工花卉肥皂拼圖打亂,請幼兒依序將拼圖擺好。


三、綜合活動:
(一)請每位幼兒輪流上台分享自己創作的手工肥皂。
(二)老師先分別拿出形狀積木擺在地板上,請幼兒拿起形狀花卉肥皂擺在對應的形狀下方。
(三)帶領幼兒一起完成「花卉香皂」學習單。

活動名稱:技藝探索~石頭彩繪

班級/幼兒年齡:2-6歲

活 動 時 間:50分鐘

設 計 者:陳乃瑜

活動緣起

藝術創作沒有局限,我們除了在畫紙或畫布等傳統的工具上畫畫外,其實我們也可以就地取材在大自然找靈感以及素材:當我們走到郊外,讓幼兒拾一顆喜歡的石頭形狀,然後讓幼兒利用美術素材自由在石頭上創作畫畫,刺激幼兒想像力及創造力再藝術的天空自由翱翔就成了美麗又獨一無二的石頭彩繪。

課程目標

美-1-1體驗生活環境中愉悅的美感經驗
認-1-1蒐集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訊息

學習指標

美-小-1-2-1探索生活環境中事物的色彩、形體、質地的美

認-中-1-1-1辨識與命名物體的形狀
認-大-1-1-1覺知物體的形狀會因觀察角度的不同而不同

教學資源

娃娃車、DIY燈籠素材、投影片、勝安宮王母娘娘圖卡、天燈、毛筆、墨汁、水彩筆、廣告顏料

學習指標

活動內容與過程

一、引起動機:
(一)老師先拿出石頭彩繪圖卡詢問幼兒看到了什麼呢?
(二)我們製作出屬於我們自己最特別的石頭彩繪吧!


二、發展活動:
(一)老師拿出各式各樣的的石頭彩繪,讓幼兒觀察石頭上有那些圖案?
(二)接著詢問幼兒這些石頭彩繪有哪些形狀呢?換個角度觀察形狀圖形會一樣嗎?
(三)老師介紹彩繪石頭材料:石頭、廣告顏料、水彩筆、亮光漆、砂紙、奇異筆。
(四)進行美勞課程「彩繪石頭」活動:
*老師協助先將石頭清洗乾淨,再要把石頭曬乾,或者用砂紙打磨一下會比較好上色。
*老師詢問幼兒想畫什麼在石頭上呢?
*接著教導幼兒示範在白板上,讓幼兒先拿奇異筆看著白板作仿畫或著自由創作。
*等草稿畫完後在請幼兒利用水彩筆沾喜歡顏色的廣告顏料開始彩繪。
*然後再放置一旁曬乾,或者吹風機吹一下,會比較快乾。
*最後老師協助再用上一層亮光漆做好的作品,就形成獨一無二的作品!


三、綜合活動:
(一)請每位幼兒輪流上台分享自己創作的石頭彩繪作品。
(二)詢問幼兒還記得石頭彩繪的步驟嗎?
(三)老師將石頭彩繪拼圖打亂讓幼兒依序拼好。

教學提示

*讓幼兒認識石頭彩繪

*收集各式各樣形狀以及彩繪圖案的石頭,進行課程之導引。

*老師事先規劃好美勞區並擺放課程相關操作物品(相關圖片、石頭彩繪作品、美勞素材),讓幼兒自由操作。

活動名稱:手工編織文物探索-手工編織

班級/幼兒年齡:2-6歲

活 動 時 間:50分鐘

設 計 者:何思瑩

活動緣起

編織是人類最古老的手工藝之一。據《易經·繫辭》記載,舊石器時代,人類即以植物韌皮編織成網罟(網狀兜物),內盛石球,拋出時以擊傷動物。編織是將植物的枝條、葉、莖、皮等加工後,用手工編織而成,在原料、色彩、編織工藝等方面形成了天然、樸素、清新、簡練的藝術特色。在工藝上,通過運用編織、纏扣、釘串等多種技法,編織成豐富多彩的花紋和造型。

課程目標

美-1-1體驗生活環境中愉悅的美感經驗

身-2-2熟練各種用具的操作式的藝術媒介進行創作

學習指標

美-小-1-2-1探索生活環境中事物的色彩、形體、質地的美

身-中-2-2-1敏捷使用各種素材、工具或器材
身-大-2-2-1敏捷使用各種素材、工具或器材

教學資源

毛線、紙盤、編織工具、、色紙條

學習指標

活動內容與過程

一、引起動機:
(一)老師先利用圖卡介紹有各式各樣的手工編織紋路作品。

二、發展活動:
(一)老師拿出各式各樣的手工編織作品,讓幼兒仔細觀花色及紋路。
(二)老師讓幼兒舉手發問自己觀察到什麼。
(三)出示彩色的紙條及毛線,引起幼兒的興趣
(四)詢問幼兒老師手上拿著什麼?
(五)引導幼兒利用紙條及毛線及編織工具,教導幼兒如何一上一下的編織及創作,訓練幼兒的手腳協調能力並完成編織學習單。
(六)老師發下裁切好有形狀的圖畫紙及色紙條(或毛線)以及編織工具,讓幼兒發揮自己的創作力,利用多種顏色的色紙條、毛線,一上一下的完成屬於自己最特別的作品。


三、綜合活動:
(一)請每位幼兒輪流上台分享自己創作的手工編織作品。
(二)透過手工編織的作品,引導幼兒思考如何創作會讓作品更加繽紛色彩。